兼谈科普的困境

成励

科学与娱乐,从本质上来说是大相径庭的,然而两者结合起来,却能绽放出奇异的光彩。

科幻片就是科学与娱乐结合的产物。最近上映的美国科幻片《星际穿越》在国内掀起了一股科幻热潮,被称为“烧脑神剧”。影片把原本只有一小部分人能理解的虫洞、黑洞、宇宙维度等高深科学理论形象化地、直观地呈献给大众,使观众经历了一次奇幻的太空之旅,难怪被观众誉为“最唯美科教片”。

把科学知识融入影视在美国有悠久的历史。1966年,NBC开播的《星际迷航》可谓是此类影视剧的代表。至今,《星际迷航》已播出700多集、改编成十几部电影和上百部小说。《星际迷航》培育出几代忠实的“星际迷”,不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说自己是看了《星际迷航》才选择将探索太空作为职业的。

再比如脍炙人口的情景喜剧《生活大爆炸》,该剧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美剧之一。《生活大爆炸》一改情景喜剧走家庭温情路线为主的路子,转而让几个智商超群的物理学家担当主角。一个个高深的科学术语和科学实验对他们而言轻而易举:用激光加热泡面、远程遥控台灯、会发光的金鱼等等。为避免出现科学漏洞,《生活大爆炸》剧组建立了科学专业出身的编剧团队,请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物理学家大卫·萨尔兹保担任科学顾问,负责创作剧本中关于科学部分的内容。科学家公寓里写满公式的白板、布满试管和设备的实验室场景都出自其手。

不仅是《生活大爆炸》,其他美剧中也时有科学的身影,比如《犯罪现场鉴证》中的生物技术、《致命毒师》中的化学、《怪医豪斯》中的医学、《数字追凶》中的数学、《别对我撒谎》中的心理学等等,娱乐的触角已经涉及到了科学的方方面面。

这些影视剧积极地向公众介绍前沿科技。《生活大爆炸》每集播出后,剧中新名词在网上的搜索量就大幅增加。为更好地向观众解释剧中所涉及的科学知识,该剧的科学顾问大卫·萨尔兹保干脆在网上开博客解释相关科学名词。这样的科普精神确实值得我国同行借鉴。

我国也有将科学与娱乐结合起来的尝试。前段时间国内比较火爆的电视节目《最强大脑》,其口号是“让科学流行起来”,这是国内少见的以科学作为主题词的娱乐节目。从收视率的角度看,这无疑是一档成功的节目。

然而人们对这个节目的看法却莫衷一是。一些人肯定这个节目,认为是对传统科普的突破;另一些人则不以为然,认为该节目并没有实质性的科学内容,只是披着一件科学的外衣,骨子里依然是供人消遣的娱乐而已。

在观点分歧的背后,体现出人们对科学与娱乐关系的思考:科学能否娱乐化?如何娱乐化?其尺度与界限在哪里?传统上,科学是严肃甚至神圣的,它和大众娱乐是无法联系在一起的,一旦科学被用于娱乐,就似乎冒犯了科学的尊严,将科学低俗化了。

但另一个问题又横亘在科学家与科普工作者面前:长期以来,传统宣教式的科普方式让人提不起兴趣,无法吸引公众,效果很差。科普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科普面临的困境和走出困境的途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一些学者提出把科普与娱乐结合起来,认为现代科普应该是娱乐与教育兼容,以娱乐的方式传播科学。因此,科普游戏、科普剧、科普秀等新形式纷纷出笼,人们对此寄予厚望,认为娱乐的愉悦感所带来的主动性和自愿性,更容易使观众接收其中的科学知识,对科学内容的理解也更深刻。

尽管娱乐对科普有着特殊的意义,但我们还是要客观地看待它与科学的关系。并非所有的科学内容都适合用来娱乐。对于科学而言,娱乐只是一种表达方式,得掌握好尺度,过头了,娱乐喧宾夺主,科学反而成为陪衬,达不到传播科学的目的;对于娱乐节目而言,科学不能凌驾于娱乐之上,必须尊重娱乐的规律与内在精神,否则达不到好的娱乐效果,公众也不买账。

所以,必须拿捏好科学与娱乐的界限,掌握好两者的平衡,调和好二者的冲突。这需要高超的思想与技巧做指导。美国的科幻片和电视剧在这方面把握得比较好,十分值得我们揣摩和借鉴。

几十年来国人的心态和价值观已产生了很大的变化,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,科学已经渗透到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,但科学精神并不像科学的实用部分那样深入人心,功利性的社会心态使人们很难树立起真正的科学精神,也削弱了严肃科普赖以生存的土壤。公众对于科学,只接纳其实用价值,这阻碍了科学精神的传播,消解了科学的人文价值。

要想在我们的社会真正普及科学,过分寄望于娱乐是不可能的。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不可能只是在看科普娱乐节目、玩科普游戏中来完成的。应该提防和避免的,是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和批评者尼尔·波兹曼在其名作《娱乐至死》中所发出的一个警示:“在这里,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,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。我们的政治、宗教、新闻、体育、教育和商业,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,毫无怨言,甚至无声无息,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。”

因此,我们不应过分夸大娱乐在科普中的作用,更不能把科普的希望寄托在娱乐上。只有下功夫塑造人们的科学精神,才能从根源上消除科学大众化道路上的障碍,科学才会真正流行起来。

(作者系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育学院博士)

《中国科学报》 (2014-11-28 第2版 观点)

发表评论
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