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是第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。
2013年,联合国大会第68届会议决定将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)的签署日期3月3日确定为世界野生动植物日,以纪念这个重要的日子。
在许多国家,盗猎是对野生动植物生存最大的威胁之一。对野生动植物的非法需求导致亚洲爆发了严重的盗猎危机。盗猎者不仅仅威胁着老虎、大象和犀牛的安危。也威胁着其他不知为人所知的十类物种。盗猎者猎杀它们,卖给黑市,获取超过10亿美元的非法收入。
盗猎是有组织且专业的行为,为了阻止这一行为,反盗猎也必须组织化和专业化。WWF督促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反盗猎工作,包括:评估反盗猎的成果,使用新的工具和技术,提升警察的反盗猎能力,加强针对盗猎行为的诉讼程序,开展地区性会议,建立国内和跨国地区性合作。
三大极度濒危亚洲物种
老虎
盗猎是老虎面临的最大威胁,目前,野生老虎仅剩3200只。TRAFFIC的报告显示,在2001年1月到2004年4月中,警方至少查获了1590只老虎的器官,平均每周就能查获2只。老虎身体的每个部分,包括胡须和尾巴,都在黑市被非法交易。老虎是胜利的象征,有地位的人也会把虎皮穿在身上。老虎的其余部位可以当作药材,制作成补品和各类偏方。
亚洲犀牛
目前,亚洲只剩下了不到4000头野生犀牛。三种亚洲犀牛的牛角都是盗猎者的头号目标。其中,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正游走于灭绝的边缘。盗猎者将这些犀牛杀死,锯下它们的犄角,将其走私到亚洲的市场上。越南是犀牛角的主要市场,在那里,犀牛角被研磨成粉,制作成养生补药。现在,国际犯罪集团也把目光投向了博物馆等储存犀牛角的地方。
亚洲象
亚洲象是亚洲唯一的大象种群。盗猎者杀死大象,从而获取象牙,制作成珠宝和其他饰品,非洲象也难逃厄运。根据由CITES成员国发起、TRAFFIC管理的大象贸易信息系统(ETIS)的调查,2009年前,全世界每年只发生5到7起大规模(超过500公斤)非法象牙贸易事件。2009年后,这一数字就上涨到了15到21起。泰缅边境的活象、象牙和象皮的非法贸易危机已迫在眉睫。
十大饱受盗猎威胁的亚洲物种
原麝
所有的成年雄性原麝都极易被猎杀,因为它们的气味腺体——麝香囊,可以被做成香水和传统药物。每头公麝大约能产生25克的麝香。尽管可以从活的原麝体内萃取麝香,大多数盗猎者仍然会选择杀死原麝,取走整个腺体。1990到2001年间,估计有25000只成年原麝惨遭猎杀,相当于每四到五只原麝中就有一头死于不分性别、年龄的盗猎行为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(CITES公约)把阿富汗、布丹、印度、缅甸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的原麝纳入《公约》的附录I中,以禁止相关的国际商业贸易行为。
马来熊
中药市场需要数量庞大的熊胆以制作药物。熊胆基本取自商业养殖的熊,所以养殖场总是源源不断地捕捉野生熊类。熊身上的肉,尤其是熊掌,同时也被认为是美味佳肴。在所有熊分布国家内,猎杀熊都是违法的,尽管如此,这一行为仍得不到有效控制。新加坡的马来熊已经绝迹,孟加拉和中国的马来熊也难逃近期灭绝的威胁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马来熊纳入《公约》的附录I中,以禁止相关的国际商业贸易行为。
马来穿山甲
马来穿山甲是极度濒危物种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发布的报告显示,在过去15年中,野生马来穿山甲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。在亚洲,穿山甲是被贩卖频率最高的哺乳动物。穿山甲的肉和鳞片是传统药材,也是爱情的象征,因此,市场对穿山甲的需求很大。中国把穿山甲当作奢侈的食物,成千上万的野生马来穿山甲惨遭捕杀后,被首先运往中国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马来穿山甲纳入《公约》的附录II中,以完全禁止这一物种的商业性国际贸易行为。
大壁虎
2009年后,大壁虎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谣言传开,对这种蜥蜴的需求量也急剧增长。目前,世界卫生组织(WHO)已经驳斥了这一谣言。TRAFFIC的报告显示,东亚地区已有上百万只野生大壁虎被抓走,以供给传统药业。2011年,一批非法取自爪洼岛、总重6.75吨的干壁虎(约120万只壁虎)在运往香港的途中被截获。目前,这一物种还没有被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纳入规定。
国王兜兰
国王兜兰只生长在马来西亚沙巴州的基纳巴卢山(Mount Kinabalu, Sabah, Malaysia)。这种稀有的兜兰美丽动人,往往能换取巨额的利润。国王兜兰被发现于1987年,在此之后,走私贩不断在野外挖取兜兰,使之濒于灭绝。与此同时,商人在全世界范围内搜寻新的兰花品种,有时世人还未知晓这些花卉,它们就已经绝种了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国王兜兰纳入《公约》的附录II中,允许在严格监管下进行国际商业贸易。
泰国红木
大量泰国红木Thailand rosewood (Dalbergia cochinchinensis)被用来制造高档家具、雕刻品、车床、乐器和缝纫机,红木的树根、树皮、树液也经常被当作传统药材。红木的生长、再生速度都非常慢,大部分的红木产地都已经不再生长这一植物。最后的红木聚集地位于泰国的一块保护区内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泰国红木纳入《公约》的附录II中,允许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相关国际商业贸易。
缅甸蟒蛇
蟒蛇是东亚地区交易量最大物种之一,每年有大约340000张蟒蛇皮被用于时装产业。尽管超过20%的蟒蛇皮声称来自人工圈养的蟒蛇,但是TRAFFIC的报告显示,喂养蟒蛇并维持其数量达到屠宰规模所花费的价钱,远远超过了市场上的蟒蛇价格。印度尼西亚的村庄里价值30美元的蟒蛇皮,到了著名的时装品牌商店里,就变成了标价15000美元的蛇皮手袋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缅甸蟒蛇纳入了《公约》的附录II中,允许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相关国际商业贸易。
缅甸星龟
严重濒危的缅甸星龟Burmese star tortoise (Geochelone platynota)可以用作食材和药材,在亚洲非常抢手。而在国际宠物贸易中,缅甸星龟也深受追捧,因为欧洲和北美的收藏家愿意为一只星龟付出几千美元。星龟是缅甸独有的物种,野生的星龟已经所剩无几,有人怀疑具有繁殖能力的野生星龟已经灭绝。在缅甸,商业性捕捉和贸易星龟是违法的,但却有一家机构获准出口圈养星龟,将来也有可能进行星龟的野放项目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缅甸星龟纳入了《公约》的附录II中,允许在严格监管下进行缅甸星龟的国际商业贸易。
爪哇蜂猴
爪哇蜂猴也叫做爪哇懒猴,一直是人气很旺的奇珍异宠,并且是自然界中唯一有毒的灵长类动物。在过去的几十年中,持续而严重的盗猎行为导致懒猴数量大幅下降,盗猎者割下它们的牙齿,致使懒猴死亡。目前,懒猴已减少超过80%。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把爪哇懒猴纳入《公约》附录I中,以禁止相关的国际商业贸易。
长鼻猴
长鼻猴是加里曼丹岛的特有物种。加里曼丹岛分属三个国家——文莱、印度尼西亚(加里曼丹岛部分)和马来西亚(沙巴州和沙捞越)。盗猎者猎杀长鼻猴,一方面是为了猎取野味、进行非法的宠物贸易,同时也为了获得长鼻猴肠道分泌的牛黄,这些牛黄可以用作传统药材。在沙捞越地区,长鼻猴的数量已减少到不足1000只。而整个加里曼丹岛大约只剩100到1000只长鼻猴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把长鼻猴列为濒危物种,同时,《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》也把它纳入了《公约》的附录I中,以禁止相关的国际商业贸易。
来源:WWF世界自然基金会
您必须 [ 登录 ] 才能发表留言!
不赖,蛮好的
没有买卖,就没有杀害!